我院跨学科陶瓷通识教育读本《走进“CHINA”:中国陶瓷鉴赏与制作》出版
近日,由我院设计学理论部龙洲教授主编的《走进“CHINA”:中国陶瓷鉴赏与制作》正式出版。该书以超学科视野整合陶瓷相关领域的知识,涵盖陶瓷史、文化、材料学、工艺、艺术批评与美学等多个维度,既适合作为高校通识教育与美育课程教材,也可作为人文社科普及读物,满足广大读者拓展兴趣、提升审美的需求。
全书分为三大部分,结构清晰、内容循序渐进。“上篇:中国陶瓷发展简史”包括第一至第四章,系统梳理中国陶瓷从史前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程,涵盖陶器起源、瓷器诞生与成熟、宋元及明清两大高峰阶段的窑口、工艺与艺术特征。第一章阐述陶器的起源及新石器时代以来各时期代表性陶器;第二章聚焦东汉至隋唐,呈现瓷器从萌芽到初绽的演进过程;第三章深入剖析定、汝、官、哥、钧等十大宋元名窑,从造型、装饰与釉色等多角度解读其艺术成就;第四章则以青花瓷、德化白瓷、五彩瓷等八大明清瓷种为例,探讨其工艺突破、文化融合与艺术价值,并阐释这一时期中国瓷器风靡西方世界的原因。
“中篇:陶瓷鉴赏与批评”涵盖第五至第八章,致力于构建读者的理论素养与批判思维。第五章辨析鉴赏与批评的基本概念与关系;第六章解析审美心理过程与常用鉴赏方法;第七章介绍批评的功能、视野与写作方法;第八章从终身学习角度提出鉴赏与批评能力的培养路径,助力读者实现从理论认知到实践运用的跨越。
“下篇:陶瓷制作实践”包括第九至第十二章,以实际工艺流程为主线,分别介绍陶瓷原料与制备、成型工艺、装饰技法及烧成技术。该部分通过系统讲解原料分类、坯釉配制、七种常用成型方法、多种装饰工艺以及窑炉使用与烧成原理,为初学者奠定扎实的实践基础,支持其未来开展个性化创作。
作为一本“新视像”教育读物,本书融合丰富的视觉元素与数字资源。除示意图、说明文字、示范图片与实验图表外,还通过二维码提供拓展阅读、创作视频、专业理论详解及实用陶瓷配方等立体化资源,增强阅读体验与学习效果。
在当前国家积极推进“四新”学科建设与跨学科美育的背景下,本书以“通”与“博”为编写理念,将陶瓷艺术打造为多学科交汇的桥梁,旨在培养读者的广博视野、融通素养与博雅精神,为跨学科创新人才的培育提供有力支持。
一审:龙洲 二审:张三聪 三审:段为松